随着乙肝疫苗大范围的推广, 丙肝病毒(HCV)感染目前已成为儿童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最常见的原因,且垂直传播成为儿童感染HC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虽然在非干预情况下,丙肝的垂直传播概率很低,为5%左右,但因其传染的是婴儿,危险性比较大,所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垂直传播的确切定义是指病毒在以下3个时间段内由母体传给胎儿:怀孕期间、生产时以及产后28天。垂直传播只发生于有病毒血症(即HCV复制,可检测到HCV RNA)的孕妇,一般孕妇围产期血液中病毒RNA低于1E+06的时候极少会发生垂直传播。强调此点,是为了区分于那些只能检测到抗HCV抗体的孕妇,后者将HCV传给胎儿的概率几乎接近于0。 虽然已有研究对HCV垂直传播机制的揭示较少,但目前已有足量数据支持可确切增加HCV垂直传播的主要因素有: 1)存在HCV病毒血症 2)同时合并艾滋病毒(HIV)感染 3)静脉毒瘾者 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存在HCV感染(这些外周血细胞某种程度可携带某些HCV变异体,并可突破胎盘内的免疫细胞屏障而感染胎儿) 同时,目前研究表明有可能增加HCV垂直传播的因素有:1)生产前破膜时间较长(超过6小时);2)产科操作(羊水穿刺、胎儿头皮电极监测)。每个慢丙肝妈妈在围产期都应该严格注意避免上述可增加HCV垂直传播的因素。 此外,现有研究还提示生产的方式、HCV的基因型、IL-28B基因型以及母乳喂养等并不会增加HCV的垂直传播几率。根据目前已掌握的临床证据,我们并不推荐慢性丙型肝炎的妈妈选择剖宫产,是因为普通的阴道分娩并不会增加HCV的垂直传播概率。而且,慢性丙型肝炎的妈妈完全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仍应警惕乳头上的皮肤破损导致HCV可经过血液传播。 还要强调的是,最有效的预防HCV垂直传播的方案是在怀孕前清除HCV,但很多意外怀孕的女性无法从此方案中获益。由于传统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含利巴韦林)有明确的致畸作用,目前不建议慢丙肝妈妈在妊娠过程中行抗HCV治疗以阻断垂直传播。同时,正在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的育龄期妇女应严格避孕,且需利巴韦林停药至少6个月才能考虑受孕。 新型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副作用小,其是否可用于妊娠期,目前的研究尚未给出答案。但动物实验显示,雌鼠乳汁中含有索菲布韦代谢产物,所以并不建议服药期间怀孕、哺乳。为安全起见,患者应当在治愈丙肝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考虑怀孕。 整体上来说,丙肝的垂直传播概率非常低,目前的医学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杜绝垂直传播发生。所以如发现怀孕,应当考虑在专业医生咨询下进行生产、哺乳,无须过度担心传染给下一代。在服用抗病毒药期间,应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防止怀孕。一旦怀孕,立马咨询专业医生,不能心存侥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