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安途海外医疗论坛】编者按:“喝热柠檬水能预防癌症”、“吃大蒜会得胃穿孔”、“水果不能饭后吃”……如今朋友圈里满天飞的各种养生小文,相信你我都被砸中过。在《如何老去》一书的作者常青眼中,这些养生文章大部分都是简单的三段论,线性因果,单因单果。“人们渐渐失去遵循一种普遍生活策略的能力。但是,日益凸显的各种退行性疾病,包括衰老本身,却可能是另外一种思考方法,并非单一因果这么简单。”
在新书中,常青也提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制造出了许多疾病。数量逼近两万种的疾病品种,在我们头顶飞。生活中许多正常的过程,生老病死和不快乐,都被拿来“医疗化”,进而“商品化”。赫胥黎曾经说:“医学已经进步到,再没有人是健康的了。”在《如何老去》中,有一节专门描述的就是现代生活里的这种现象。
常 青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17-1
数万种扰乱方向的书,以及帮我们做判断的广告 当个笑话来听:某人读到两份报纸,都有文章说吃苹果有益健康,但其中一份说在饭前吃,另一份则强调在饭后吃。此人一向对健康养生读物照单全收,无奈之下,只好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苹果。如此,实现了饭前吃和饭后吃兼顾。
其实并没有一帖灵验的“长寿处方”。也并没有一帖完整清晰的“长寿处方”。
我们将精神的、解剖的、经济的建议混合在一起,将智慧文献、医学文献、养生鸡汤、道听途说混合在一起。大多数人都在就自己的理解,跟随风潮,将大大小小的零碎点,,拼接成一帖自己认为的长寿处方,走在那条指向“健康、长寿”的臆想道路上。
我们还常常会面对这样的养生困境,比如看起来一个简单的问题:咖啡对健康有益还是有害?不同媒体常常说法不一。某篇以“据科学家们研究表明”开头的文章,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它所描述的内容又是否能作为可靠的知 识来源和实践依据?
即便是看上去相对全面的《咖啡无罪的101个理由》, 背后也可能是推广咖啡的某种商业力量。不信你可以去看一下书中的101个理由,101个小标题,其中就包括十几个咖啡产地的说明,比如:87. 产自巴西 88. 产自哥伦比亚 89. 产自危地马拉 90. 产自哥斯达黎加......它们能算是咖啡无罪的101理由之一吗?
“据科学家们研究表明”式的文章和电视报道,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究其根本它并不比“某某人说过”有多高明。在现在这种传媒环境,如果还有人希望得到相对可靠的知识,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那他必须准备好前面将是一场长途劳作之旅。
这一路的起点是,先从“据科学家们研究表明”文章中,找该研究的出处,有可能找不到,那就去找国外新闻来源,,再找到原文刊登在何处。下一步是读原文,找出得到此结论的具体上下文和哪些限制条件。要求高一点,看一下发表刊物的学术水平。如果还能不畏艰难,去看原文中的原始数据,如何论证,同行如何评议,此结论是否存在应用限制。大部分研究的结论,都是针对具体动物模型、具体人群、具体数量、具体前提条件的,不可能“泛化”。从前那些致癌物和防癌理论的报道,那些“所有抛开剂量谈毒性”的报道,大多如同街头巷议一样不可信。
但如今,在大众媒体上制作这些信息的生产者,并不可能去做如此一趟“艰苦卓绝”的长途劳作之旅。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大多数人,喜欢科学的量正好合适,喜欢科学的难度正好合适,“不致于被大量的复杂的事实塞满了嘴 而不能下咽”。
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质疑精神,没有那么多的理性思辨。大众媒体会为吸引眼球而选择容易让人误解或偏信的内容,已屡试不爽。人们更愿意宁信其有,跟着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看一个信一个。
这种景象,在全世界几乎都一样。在欧美的早期阶段,基督教信仰中的理性精神,为科学的普及还算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框架。在中国,则从一开始,就缺乏一批既有科学背景又有科普能力的人。只是后来,渐渐地,欧美那些科学布道者从科普领域撤离,取而代之的是深受大众传媒影响的记者、 公关、广告人士。
这种由现在的传媒载体、传播人一起塑形的局面,有几个特点:孤立、非理性、吸引眼球、追求商业。面向大众的科普,从一种关于自然的统一观点,转变为一大堆支离破碎、 互不相干的事实。从传播系统的知识,转向渲染医学的成果,以一种追求轰动的方式,以一种诉诸权威、非理性的新闻或广告模式。但如果健康和长寿对你真的很重要,这件事应该花点时间搞清楚。
在目前已支离破碎的电视广告世界中、互联网世界中,,医学信息,被碾成了事实的碎片,从真正的上下文中被剥离出来。它们用夸大的方式,强调某疾病的危险程度,展示某一治疗事例的效果。这些与 20 世纪早期刊物中的老套路,发行量曾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超市小报中“关于什么什么的新希望”......如出一辙。现在的读者,仍然会相信,与任何一个世纪里那些“祖传秘方的追捧者”一样。 面对眼前各种媒体的医学信息,包括抗衰老、长生不老的进展,也许会让人想起 100 多年前的话:1907 年教育家德雷斯勒(Fletcher Dresslar)如此描述“迷信”—— “我们心灵进化的残迹”,一种“孩子般推断”的结果。
一百年来,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在于对权威的迷信和商业利益,通过媒体及广告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今天的媒体世界,互联网连接之下的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移动端新媒体......它们在制造“权威”。最上镜的、能说会道的、与 媒体最合作的,会成为媒体偶像,医学权威,并收获名声。 他们并不一定是最专业的医学人士。他们催生着一种便利的、屡试不爽的偷懒文化——权威一出口,某些断言就是正确的。 从脱贫,到小康,到接下来的富足,我们走向休闲、消费、娱乐的新阶段。连医学也开始展示其娱乐功能,在背后的商业力量推动下。有趣的医学,会拓展人们的视野。“令人惊叹的医学”,不是因为合理,是因为不可思议。孤立的事实,煽情并蒙昧。科学的“惊人之处”,更多的成了一种魔法、一种奇迹、一种神秘主义,人们因此获得娱乐。早先的新闻结构,至今仍然存在,它常以结论和推断开头,填充一些支持性的细节。这种结构,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渲染的推论。相比之下,严谨而刻板的科学报告就太不娱乐了,一般只有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充分阐明后,才会给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在书中描述自己连续三个晚上对美国全国电视网的节目中所展示的各种疾病或身体残疾进行统计。“从痔疮到令人心碎的生皮癣,从神经炎和神经痛到头痛及背痛,从关节炎到心脏病,从癌症到假牙,从皮肤 疤痕到糟糕的视力,一共有 43 次提到这些我们皮肉之躯承袭的打击。”电视上到处在打开身体这个密室的门,方方面面。那台电视,拥有“一流的表演”,却不具有哪怕“三流的意义”。
屏幕蔑视文字,屏幕是非线性的、非叙事性的,图像、 感觉、印象更重要。传播媒介,从印刷文字转移到电视,转移到电脑,现在则是智能手机。电视以及后来的屏幕文化,,几乎摧毁了医学知识的普及。引经据典的论证,不适合屏幕。
除了娱乐功能,在医学领域的大众传播,还离不开人们的另一强烈动机——追求健康。每个人都恐惧失去健康,寻求一种脱离病痛、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健康,寻求身体上的康宁感,远离衰老。这种动机,会被传播媒介和商业力量巧妙利用。在药学领域,草药也常常掀起许多人的热情。为什么?因为大家常被单一的病理、相对轻度的治疗所吸引。而且,现在医学已经进步到,再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健康了。女性更年期必须服用激素来治疗?老年人骨头退化就一定是骨质疏松症?生命中许多正常的过程,如生老病死和不快乐,都被医疗化,进而商品化。数量逼近两万的疾病品种,在我们头顶上纷飞。
不能不提屏幕文化中的广告这一重要角色。在一个娱乐和消费的社会里,广告说了算。它替我们作判断。广告是事实片段加上追求轰动的形式,背后离不开商业。在医学健康领域,广告还发挥着普及功能。去看看那些钙片、牙膏、消毒肥皂的广告就知道了。如果深入解析“广告”这一消费文化的典型,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也是不真实的。但消费者喜欢受骗,享受广告制造的幻想,观众进入到一个进行非逻辑表达的特殊世界。蓄意的分割、简单的事实片断,省略限制条件和背景,产生误导,让“消费者”自己去理解。如果把迷信从相信迷信的人们手中拿走,会发生什么呢?人们将不能思考。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广告。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指导。
一种原因导致一个结果,一个动作导致一个结果。传染病引发的“专一致病原因”的发现,特效疗法的发明......让我们感受到了奇迹,也习惯了把有用的事实,用简洁术语表达出来的做法。人们渐渐失去遵循一种普遍生活策略的能力。 但是,日益凸显的各种退行性疾病,包括衰老本身,却可能是另外一种思考方法,并非单一因果这么简单。
今天的医学,越来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人们想要更多参与其中,医学也需要在更广的层面上被理解。但作为一门 科学,它事实上也越来越远离大家了,像很多其他科学一贯以来的发展路线:傲慢、冷漠、封闭、排外、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医学人士追赶行业的发展,专业的分化也让他们很难在一种全面、宽广的视野下,观照整个科学。医学变得复杂,难以准确传播。因为传媒的特性,大众媒体和“医学权威”们只能用不准确的语言,粗糙地、孤立地表达出来。 事实被分离,事实被孤立并夸大,单独的信息被不断重复,但再也别奢望能够“为之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知识背景,将其作为这样的背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理解”。
“身体是如此超级复杂,一名文科生,在他所希望花费的时间里,对他身体的生理机制,是不可能充分认识的。他其实也不必获得这样的认识。我们没有上过汽车工程的课,,车也开得很好。我们只要把工程学的问题,留给工厂和机修 工们,只需用心照着使用说明书去做。为了卫生学的目的,,我要对身体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但不必了解所有学术上和技术上的细节,那些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的知识。”
无奈之下,这是越来越获支持的“科学黑匣子”普及方式。但在与自己肉身切切相关的这件事上,我们其实做不到像对待汽车那么的疏离。
为什么会在这一章列举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人类这一路几千年走来,内在欲望几乎千篇一律—追求长生不老,无论是仙丹、手术、秘方......它们面目各异,但都是人类永恒的期冀:期望活得更长,活得更年轻,并且这两者最好都一起实现。
我们将会继续为了外形和健康的恐慌消费。怕老,怕病,怕死。我们希望模糊自己的老年到来的边境线。我们对每张照片中的自己开始在意,皱纹、腰围、赘肉、眼神......每一次路过镜子,从上到下打个分。不仅是我们自己在打分。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很多力量涌动,它们也在无时无刻不给我们打分。
留住外形或重塑外形,基本已不是难题,至于花费多少钱,那就主要看对方讲的是什么样的医学故事。弹力素、胶原蛋白、玻尿酸、抗氧化、抗衰老......肯定是篇篇故事都会有的关键词。除了外形,其他的就有些堪忧了。因为医学的 发展,名目繁多,有时结论不一甚至互相矛盾,因为一些披着医学外衣、听上去很医学的说法背后的商业企图,因为我们希望延长寿命,希望中年能停留得更长一点,我们的外形能更年轻一点,性功能一如年轻时,这样的结局是——我们会继续像前辈们一样失去判断力,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我们所在的新传播媒体环境,会更加助力这一目标,它们的背后大多是商业驱使、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故事。
现在,我们可能不再会去找一位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但我们所吃的那些精良健康食谱、所践行的那些运动锻炼方案,有的有科学依据,大多数其实并没有,有的是在一段时间于科学上成立,又在另一段时间被推翻......不少,其实是历史上那些汉武帝的“铜仙承露盘”或是叶芝也会风闻而上的“腺体移植术”的化身。
仅仅是启程旅游去瑞士的抗衰老中心,已经不够了,这些抗衰老中心已经广阔播种,开到了世界上很多经济发达区域。就在不久之前,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企业家贴出来的照片,他坐在一家亚洲的抗衰老中心的沙发上,鹤发童颜。他 一只手举着一根试管,另一只手臂刚打过针贴着创可贴。他向朋友们推荐的广告词是:这家抗衰老中心,会根据每位客人的情况贴身定制,给每位客人注射的抗衰老方案都不一样。 你可以猜测他的朋友圈,也许就有这样的一位兄弟,也是知名企业家,看完后买一张飞机票,启程前往。丙肝|肿瘤|试管婴儿|海外就医——康安途
|
|
康安途是出国看病海外医疗的领先者,国内第一家赴印度治疗丙肝团队。国际转诊出国看病专家,医疗旅游选择康安途。印度治疗丙肝,丙肝新药,印度索非布韦Sofosbuvir,吉利德吉三代伊柯鲁沙Epclusa,达卡他韦。肿瘤癌症最新方案,AZD9291,PD-1。美国泰国香港试管婴儿,赴美生子服务。新加坡心脏支架,眼角膜。
|